“寻找身边好老师”征文比赛高中组二等奖作品:《塘底之光》

文学乐 人气:6.1K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征文吧,征文是某个办事部门为了某个活动公开向社会征集的有关文章。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征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寻找身边好老师”征文比赛高中组二等奖作品:《塘底之光》,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寻找身边好老师”征文比赛高中组二等奖作品:《塘底之光》

初中时,我所在的班级以“调皮捣蛋”而闻名于整个级部。上课时闲聊吃糖睡大觉,下课时疯跑打架谈恋爱。

很遗憾,我并不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身处泥沼,早就没了“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风骨和傲气,从一个标准的三好学生,变成了一个个性张扬、桀骜不驯的“厚脸皮”女孩。

然而,这种情况,却在初二时更换班主任以后有了改观。

接手我们班的是一个教语文的女老师,长长的卷发向后束起,露出大大的脑门;身材本就修长的她将双手一抄,显得更加精致而干练。还记得初二开学报到的那天,我迟到了,畏畏缩缩地站在班级队伍最后,偷偷地打量这位一看就很“厉害”的新班主任。恍惚间竟听见她在队伍的最前端喊我的名字,声音纤细而尖利。没有人为我让道,我只得在拥挤的人群中艰难跋涉。而她,一直凝视着我。

我走到她面前,理了理因为拥挤而凌乱的鬓角,满腹疑惑:“她怎么知道我叫什么名的?叫我过来干嘛?该不会是因为我迟到了打算拿我开涮吧?”可她并没有给我发问的间隙,麻利地将我拥进教室,让我拿纸笔,代替班长去开会。我这才想起,吊儿郎当的自己,其实还是这个班级名义上的副班长。

后来,我才知道,她之所以一见到我就能叫出我的名字,是因为她在我们升初二的那个暑假,翻来覆去地把我们班的学籍卡看了一遍又一遍,记我们的脸,背我们的名字。对于属于她的任务,她总是虔诚而认真的。

开学后不久的一个课间,照例是鸡飞狗跳,我正与几个朋友在走廊上插科打诨,她却在我身边默默站定,叫我去办公室一趟。我偷偷对朋友做了个鬼脸,跟上了她,走向办公室。她的高跟鞋敲击在地砖上,“叩叩”作响,我才听到自己心跳也好像与这高跟鞋声合为一拍,其实我的心里又何尝不是七上八下呢!

“今天穿的还算像个学生样。”听到这话,我心下一凉。她望了望我的神情,又似毫不在意我的反应般的拉开抽屉寻找着什么,我尴尬地立在她的身侧,手脚都不知该如何摆放。接下来,她从我耳旁的长鬓角和我过长的上衣一直谈到女孩的作风和自尊问题,我从没与任何一位班主任有过类似的谈话,一时间竟面红耳赤,平时伶俐的口舌此刻也甘于沉默。

她从抽屉里拿出了学籍卡,抽出我的那张,摆在桌子上。

“你看看你那时候的证件照,多么正气,多么清爽,你再看看你现在什么模样。”

就这样,我的眼神与几年前那个单纯的自己隔空交会——还是那个自己,眼底清澈,笑容纯真,面容上有抹不去的孩子气;还是那个自己,从来没有辜负过老师和家长的期望,散发着无限的正能量。究竟是从什么时候起,我学会了抬杠、叛逆;究竟是从什么时候起,我变得如此不堪?

我对着学籍卡和明晃晃的镜子,落下泪来。她知道我懂了她的用心,没再继续说下去,递给我一张面巾纸,便让我回教室了。

也许是她的用心触动了我内心假装坚硬的弦,也许是经历了情感爆发的我突然从迷茫混沌中清醒过来了,在那之后,我努力学习,幸好之前的基础并不差,从班里的十七名又回到了二三名的位置。

可惜好景不长。班主任在班级内推行百分考核制,将班里的同学分成五个大组,每周汇总组员一周的加分减分,总分最低的组就要被换到班级最后几排的座位。不幸的我和班里诸多调皮鬼分到一组,成为了这个制度的“牺牲者”——一米五几的矮个子,又是近视眼,却蜷缩在最后一排。

每天上课看黑板成了我的一大挑战,躲开重重人头的遮挡,再眯着眼睛困难地辨认黑板上的蝇头小楷。最开始我还很积极地专心听讲,认为环境是无法决定我的命运的,事在人为。可当数次举手却遭老师无视之后,谁敢说自己的热血不会变凉?谁又能忍受有人天天在你努力的时候在一旁看漫画、听歌、聊八卦?

就这样,我又掉回了二十来名。面对父母,我隐忍而少言,而面对那帮成天不务正业的吊车尾,我却笑得灿烂,浑浑噩噩,虚度光阴。

期中考试结束的那天下午,我无力地趴在桌上,一阵阵地出虚汗。木质课桌冰凉的触感也无法让头痛欲裂的自己彻底清醒,窗外树叶摩擦的响声和清脆的鸟鸣在我耳里都变成了噪音,令人心烦。前排的优等生还在喋喋不休地讨论答案,我不敢看他们脸上十拿九稳的胜者笑容,我知道,那种笑容我也曾拥有。可今天呢?此时此刻,我才真正体会到王小波说的那句“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把班班通打开,看《放牛班的春天》吧。”班主任从门口走进来,有意无意地瞥了我一眼。

《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好电影。塘底学校里的孩子们,都是一群问题儿童。打斗、吸烟、报复老师是家常便饭。落魄的音乐家马图偶然来到这所学校,公然反对校长残酷严厉的教育方法,用善良的心融化了孩子们内心的防备,通过教孩子们歌唱,让孩子们放飞心灵,重拾希望和善良。

难忘电影即将结束时的一个镜头:马图被校长逼迫,即将离开学校,孩子们把对马图老师的祝福写在纸飞机上,从窗口掷出。孩子们把手伸出为阻挡他们与马图相见而加高的窗口,不断地挥着。漫天的纸飞机,孩子们挥舞的手臂,暖黄色的阳光,秋日长廊的.落叶,美到极致,直击人的内心。

我再一次流泪了。为通过电影感受到的爱与希望流泪,也为同样身处“塘底”的自己流泪。

无论处在一个多么乌烟瘴气的环境,无论自己的内心有多么悲哀和绝望,都要坚信:会有一缕像马图一样的光来拯救自己。人可以绝望,却永远不能放弃希望。放弃希望等于放弃自己,而真正放弃自己的人,也许就会像片中的蒙丹一样,跌向万劫不复。

也许,我的马图,就是她吧。她从没有因为我成绩的起起落落而质疑我的能力,相反的是,她欣赏我曾经几近埋没的才华;她从没有因为我表面的张扬而擅自为我的性格下定义,她懂得我内心深处的自卑和善感,一旦有了可以展示自己的机会,她便会给我最强有力的支持和鼓励。

那部《放牛班的春天》是否是她有目的地放给谁看,我

不得而知。我所知道的,是影片结束时班级里自发响起的掌声和所有人眼里的湿润和感动。

一部电影所能带给我们深刻启迪,也许胜过她的千言万语。她深谙此理。

是她,改变了我,褪去了我假装荒唐、假装叛逆的外壳;是她,贴近了我,走进我的内心世界,掘我的真实所需;是她,点醒了我,在我即将走入歧途的关键时刻给我当头一棒,将我拽回本应属于我的一片坦途。

她的教学水平不是我所接触的语文老师中最好的,但以她为领头人的班级取得的进步却是有目共睹的;她在班级工作中做出的决定也时常招致同学的不满,可我们中没有一个人否认,她是一个好老师,她是一位好班主任。

西方人把最耀眼的光称为“青阳”,我想,她就是我的青阳。

恩师呵,借这次机会,我要用最诚恳、最发自肺腑,也最简单的一句话来回报您对我三年的谆谆教导:“王明丽老师,我爱您,谢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