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调查与研究

文学乐 人气:3.18W

摘要:在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中,偏重语言知识,即词、句、语法的学习,将语言和文化分开教学,从而使学生缺乏目的语文化意识的培养。随着外语教学的不断发展与深入,文化教学越来越被学术界所重视。所以,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加强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把文化意识的培养逐步渗透到英语阅读教学中,能够使学生拓展视野,增强文化底蕴,通过文化背景知识和具体语言环境来正确理解文章,进而提高他们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下,语言运用和交际的能力。

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调查与研究

关键词:阅读教学;文化意识培养;文化教学

现如今,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着一个非常明显的问题:虽然学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但是普遍表现为阅读速度慢,阅读理解能力弱。但是,很多研究表明:如果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文化意识的培养,学生就会掌握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和具备一定的文化鉴赏能力,从而能够具有合乎逻辑的推理和判断,减小阅读的难度,提高阅读的速度和阅读理解的能力,使知识能够更加有效的输入,并能逐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现在英语阅读教材中更加注重题材的多样性,同时逐渐重视对英语文化知识的渗透,注重综合及全面的考查学生分析和整合信息的能力。我们都知道,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英语学习的水平,然而文化教学又是培养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本文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所进行的实验研究来进一步说明: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实施文化教学,通过在教学中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意识,来提高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

一、相关概念

1、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需求,也能给每个个体带来归属感和安全感,可以指导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活动,文化对人类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地,人们在潜意识里受文化的支配,并慢慢形成习惯。我们每个人都生活都与我们周围的文化息息相关,我们不仅有自己民族的传统历史文化,也有关系到我们日常生活的饮食起居文化等等。文化在我们人类生活中无处不在,比如说,我们大学生就有社团文化,校园文化等大文化背景下的子文化。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现在又在接受着网络文化,手机文化的影响。正因为各种文化的存在,我们的生活才有了意义与价值,也正因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融与沟通,才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对于文化,各个领域不同的学者下过很多种定义。有的人认为文化就是文明,或者文化就是交际。语言学家Hall(霍尔)说:“文化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你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Hofstede(霍弗斯特)认为,文化对人类来说就像性格对个人一样的关系。Nolan(诺兰)认为,文化是一种世界观,是组织这个已存在的世界的一种方式。人类学家Havilland(哈维兰德)说,人类利用文化去处理他们所遇到的难题。而Triandis(泰安迪斯)认为文化的功能是帮助该文化中的成员去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

2、文化与语言

语言不仅仅是人类拥有的一项生存技能,可以帮助人们表达自我,分析现实,传承历史,而且还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表达和传播的工具。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Sapir在《语言论》中曾有一段名言:“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这就是说,语言不能脱离流传下来的、决定我们生活面貌的风俗和信仰的总和。”一个民族的语言往往能体现出该民族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如马林诺夫斯基所说:“语言基本上植根于该民族的文化、社会生活和习俗。”

不同的文化产生不同的语言形式,文化背景的不同,人们的语言习惯和表达也不同。同样,任何一种语言形式背后必然也存在着一种文化,比如说,十八世纪的英国小说家简・奥斯丁的语言,其中必然有其十八世纪的英国文化的烙印,这种文化的反映肯定不同于二十世纪的英国女性小说家。文化的发展必然能促进语言的丰富和发展,反之,语言的发展也会带来文化的繁荣。比如说,中国近代“五四时期”给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鲜的土壤,随之而来的是语言呈现形式发生了多样化,一些语言文化大家的出现,带来语言发展的新局面,像鲁迅的白话文,杂文,郭沫若的新诗体等等。所以,在外语教学中,不仅仅要重视学生的语言的学习,同时也要重视对它文化的输入。让学习者不仅会正确使用语言,同时也能深刻理解语言中的文化内涵。因此,语言的学习不可能离开文化,外语教学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就是文化教学。

3、文化意识

早在二十世纪初,一些西方教育学家就发现了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并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与研究。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语言学家达成了一个共识:即在语言学习的同时,要注重文化意识的培养,语言学习者不仅仅要学习语言与文化,而且应当意识到语言和文化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语言中有文化,文化中有语言。

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之后,欧美国家经济,社会,文化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所以很多国家实行了教育改革,希望所培养的人才可以适应这个发展和变化着得社会。所以,美国,法国和苏联等国家相继提出了新的教育发展纲要,在纲要中明确规定了外语的学习要注重文化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我国现在实行的《英语新课程标准》对我国的外语教学也对文化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4、阅读的本质

阅读从本质上说,以目的观论,是为了获取知识,获取信息。阅读是现代社会中人们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一项社会文化技能,是人类积累下来的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手段。威廉斯(Eddie Williams)曾给阅读下过一个非常简单的定义“阅读就是一个人看着并理解所写文字的过程。”在这个定义中最关键的词语是“理解”,“阅读的过程就是理解的过程。”“阅读的速度就是理解的速度。”这些提法在阅读研究界已成共识。只有弄清楚理解过程,才能揭示阅读的过程。阅读的实质就是理解。

阅读是读者与作者的思维沟通与交流的过程,包含着隐形的互动。有的语言学家认为,阅读是一个心理过程,读者通过接触一系列的心理符号开始,而这些心理符号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如果读者理解了作者所想表达的思想,那么阅读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还有些语言学家认为,阅读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认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读者和文章相互作用,创造或再创造了富有意义的表达。在20世纪纪70年代以前,语言学家将阅读看成是字、词、句中构造意义的过程,随着认知语言学的研究与发展,人们发现非语言因素对阅读理解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就有人提出阅读是:understand(理解),respond(反应),meaning(意义)这样一个积极的过程,即在阅读教学中,不应该强调学生明白每一个单词的意义或者每一个句子的成分结构,而是鼓励他们加强语篇的理解,即对文章宏观性的把握,并能捕捉到文章所蕴含的隐性意义。